铁塔生产厂家,一般都采取自动线生产和手工加工相结合的方法。
(一)、手工加工
手工加工的主要工序如下:
1、下料:根据工艺卡片、图纸、任务单的要求,将型材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及尺寸要求的工艺过程。
2、压号:也叫打钢印,是根据生产指令将产品部件的编号用钢字码压制到产品相应部位的工艺过程。
3、号料:在铁塔部件上根据样杆、样板或图纸划出孔位、孔径符号、火曲线、切角线、切肢线等加工工艺标记的工艺过程。
4、制孔:用机械设备在铁塔构件上制出符合标准的孔,可分为冲孔、钻孔和割孔
5、切角:指按要求将角钢上的一部分切去,以解决该角钢与其它构件的碰撞问题。切角方式包括:切小角、切大角、切肢。
切小角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端头一个肢边切去一个三角形。
切大角也称切筋,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端头一个肢边靠楞部分切去一个三角形,同时也将角钢楞和另一肢边切去一部分。
切肢是指按要求将角钢的一个面切去一部分。
下面是国网公司铁塔制图规定中的有关插图,可供参考,其中“切空角”即为“切肢”。
6、铲刨:包括铲背和刨根。铲背是将角钢背按要求刨成圆弧形,刨根是将角钢内圆弧刨成直角,也称清根。
7、制弯:将角钢、钢板等构件,进行弯曲变形达到安装要求的工序。分为热曲和冷曲。
8、开合角:包括开角和合角。开角也叫劈八,将角钢的某一局部根据结构需要加工成大于90°的变形加工;合角也叫拼八,将角钢的某一局部根据结构需要加工成小于90°的变形加工。
9、组对:将焊接结构的零部件,依据组焊图按预先划好的组焊线,在组对台上进行组装,并用点焊工艺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的方法。
10、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力而连接在一体的连接方法。
11、试组装:将放样后加工的螺栓结构零部件,依据放样修改图,按其结构形式进行装配,对设计图纸、放样结果和加工工艺进行验证的过程。
12、酸洗:将工件放于酸液中进行反应,除去表面锈蚀金属的过程。
过酸洗:因为酸洗时间过长,使构件表面基体金属受到了过分的浸蚀,并伴随表面粗糙的现象。
欠酸洗:指构件表面的氧化铁皮及铁锈没有完全被酸洗掉的现象。
13、镀锌:将经过酸洗助镀处理的工件,放于熔化的锌液中反应,使表面形成附着层的过程。
14、校正:对因原材料问题和经镀锌而变形的铁塔部件,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使其恢复原状的过程。
15、配套:对某一结构的零部件,按塔型、段落进行集中摆放清点的过程。
16、包装:根据施工和运输的要求,将零散的铁塔构件,用捆扎材料(如:铁丝、角钢卡子、打包带等)紧固为若干个单元的工作。
(二)、自动线生产
1、角钢生产自动线:它是由放样程序提供的“NC”数据,或手工输入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提供给它的计算机调用,来控制设备完成生产操作的数控设备。它可以一次自动完成角钢的下料、压号、号料、冲孔(钻孔)等工序。
2、角钢半自动生产线:它是由放样程序提供的“NC”数据,或手工输入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提供给它的计算机调用,来控制设备完成生产操作的数控设备。它只完成角钢的号料、冲孔工序。它的特点是冲孔质量完全可以达到自动线的水平,设备造价可大大降低,但,下料、压号工序要手工进行。
3、连板生产自动线:它是由放样程序提供的“NC”数据,或手工输入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提供给它的计算机调用,来控制设备完成生产操作的数控设备。它可以自动完成钢板的压号、号料、冲孔(钻孔)等工序。